ROLEX勞力士2021年默默推出了新款的GMT-Master II,說是新款似乎又有點不盡正確,因為品牌新增的兩款GMT-Master II和既有的鋼殼」126710」 GMT-Master II 手錶(於2018年~2019年接續登場)幾乎如出一轍,就連它們的參考編號也大致相同。挑明了說,兩款新出的不鏽鋼GMT-Master II其實就只是把錶帶從原本的Jubilee紀念型錶帶(五珠帶)改成Oyster蚝式錶帶(三板帶)罷了。

為什麼同款表要再推出不同的錶帶版本?這在勞力士過去的歷史中也是比較少見的情況,因為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包括126710BLNR(藍黑圈和)126710BLRO(百事圈)分別推出了兩種錶帶版本,尤其GMT-Master II先前換上五珠帶時還被認為是品牌一項新嘗試,而雖然喜歡和不喜歡的意見兩極,但從手錶近年的發展來看,由於不鏽鋼GMT-Master II一度也只剩五珠帶可選,因此市場對藍黑圈和百事圈的渴望還是很高;但話說回來,三板帶畢竟是從系列誕生之初就沿用至今的設計,怎麼說它的經典感還是比較強烈,有鑑於此,勞力士2021年決定不讓市場屈就在現成的設計中,而是在保留五珠帶之餘又重新帶回三板帶,讓市場可以自己選擇想要的樣子。

特點一:兜兜轉轉終於迎來最理想百事圈配置
勞力士是直到2013年才首度開發出具備藍、黑雙色的陶瓷圈GMT-Master II(116710BLNR),當時有點突破表界的框架,第一次讓陶瓷圈出現了單色以外的可能。而緊接在2014年,搭配紅藍雙色的GMT-Master II 116719BLRO登場了——無奈當年那款百事圈的表殼是以白金製成,超過百萬的定價讓人有點望塵莫及。至於勞力士為什麼在不鏽鋼藍黑陶瓷圈後要先出白金百事圈而非直接連着推鋼殼百事圈呢?有此一說是紅藍圈的製作難度比較高、在剛研發完成階段的產量也比較低,因此品牌才會先選擇把百事圈套用在原本量就比較少的白金GMT-Master II身上,直到2018年五珠帶126710BLRO問世,品牌顯然已經找到更有效率與產能的百事圈製作工法,於是鋼殼才終於有了百事圈作品。不過當時品牌卻又出人意料地替126710BLRO搭個系列過往沒在使用的五珠帶,就在人們快要適應五珠帶的時候,2021年又來個回馬槍重新帶回三板帶的126710BLRO,這一路走來還真的是有點峰迴路轉。在此補充一提,新款GMT-Master II百事圈和水鬼乍看都是三板帶,但是前者的中央鏈節有經過拋光處理,而後者的三板帶鏈節則一律都是采拉絲修飾。

特點二:鋼殼百事圈以黑面與白金百事圈做出區隔
GMT-Master II系列多數款式都是黑色面盤,原本白金GMT-Master II百事圈也是黑面,但後來因為要跟126710BLRO做出區隔,因此目前的白金百事圈剩下藍面以及隕石面兩種版本,至於126710BLRO無論五珠帶還是三板帶通通都是以系列招牌的黑面示人,雖然不花俏,但是閱讀的清晰感絕對屬於上乘。當表圈處於三角形標記指示的12點鐘位置時,24小時紅色指針便能用來指示家鄉地時間,佩戴者可以從與其相對的表圈刻度來讀時。這款手錶採用了設計巧妙的獨立調校跳時指針,佩戴者旋轉錶冠即可使獨立的GMT時針「跳」時前進,輕鬆調校時間,過程中所在地時間的分針不會受到影響,好看又好操作,這一向是GMT-Master II的優勢所在。

特點三:各層面皆經過優化的32系機芯
由於新款126710BLRO着重在錶帶的替換,因此機芯當然也跟2018年式的126710BLRO同樣都是3285機芯,這枚機芯2021年也已經移植到Explorer II身上。從31系機芯升華至32系機芯的好處體現在精準度、避震抗磁、動力儲存等層面,而且3285機芯還具備多達10項的專利,機芯結構中包括以鎳磷所制的Chronergy擒縱系統以及以順磁性合金製成的藍色Parachrom遊絲,對於抗磁力的提升能發揮關鍵作用。同時現階段勞力士機芯在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走時品質上,還能確保表款的平均誤差控制在每天正負兩秒以內(依據品牌的頂級天文台認證標準)——這樣的精準度已經達到C.O.S.C.認證的一倍,從面盤六點方向SWISS MADE字樣中間的皇冠可以判別手錶已經是屬於32系機芯版本。

126710BLRO-0002/不鏽鋼材質/3285自動上鏈機芯/時、分、秒、日期顯示/兩地時間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防水100米/表徑40mm/參考價:73,000 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