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GET 伯爵曾在2018年時推出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終極概念表,它所謂的「終極」指的是手錶厚度,因為整隻表據稱只有2mm厚,2mm厚度用說的好像有點抽象,打個比方,一枚一歐元硬幣或是把兩張信用卡疊起來大概就是2mm,可以想見這表有多薄。不過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剛推出時還是不免讓人質疑:這麼薄的表能實際佩戴嗎,會不會很脆弱、容易故障呢?事實上當手錶剛研發成功時,的確還是一隻尚在實驗階段的作品,雖然成功塑造極致纖薄的紀錄,但實際佩戴功效的確還沒達到可以量產市售的標準,直到2020年,伯爵在經過兩年的研發改良,終於正式推出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手錶在名稱上還是沿用「概念」兩字,但是它目前已經進化到日常佩戴可以讓人放心的境界了,成為一款既薄又實用的特殊手錶。

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在2018年剛推出時其實就已經經過四年的研發時間,後續品牌又再花了兩年時間才終於確認它的設計堅實到足以日常佩戴。這款表為什麼可以做到如此纖薄?大致而言伯爵由以下五個層面來確保這款手錶可以比別人更輕更薄:
(1)鈷基合金表殼材質
(2)削減零件厚度
(3)改良發條盒設計
(4)改良錶冠裝置
(5)改良上鏈機制

由於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薄到一個誇張境界,因此它無法以傳統貴金屬製造表殼——太薄的貴金屬保護性不夠,因此伯爵選擇採用鈷基合金,這種材質的優點在於它比金質堅固2.3倍,雖然厚度薄,但仍能具有可靠的保護效果。

通常超薄表有個關鍵祕訣在於降低機芯結構厚度,而要達成這個目的有個常見的方式就是削減機芯零件本身的厚度,這點在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身上也不例外,它的零件比起一般手錶都要更輕更薄,包括齒輪厚度從標準規格0.2mm降低到0.12mm、藍寶石水晶鏡面也直接打2折從1mm將到0.2mm的程度。
至於超薄手錶過往有個難題在於一方面要壓縮機芯的空間結構,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捨棄發條盒以免機芯無法獲得動力,針對這點,伯爵直接推翻發條盒的傳統設計,將發條盒鑲嵌於表框內的一組陶瓷滾珠軸承上,使其能夠儲滿40小時動力,克服超薄表蓄力不足的問題,達到真正實用的效果。

再者傳統手錶的錶冠設計向來是超薄表想要降低厚度難以克服的關卡,伯爵在此乾脆把錶冠設計成扁平狀,使其和表圈幾乎一樣後,但因為這樣一來無法像傳統以徒手旋轉的方式幫手錶上鏈,因此手錶必須藉助專屬的上鏈工具來上鏈,其內部結構中傳統的滑動式小齒輪離合器以及錶冠齒輪改以一顆「永動螺絲」取代。

另外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是采偏心顯示的格局,因此傳統的垂直上鏈槓桿在此已經失去作用,伯爵是靠着取得專利權的「交錯」槓桿,以配合偏心的面盤設計,佩戴者會發現偏心時、分盤的小時並非依靠指針旋轉指示,反而是小錶盤旋轉搭配時針來顯時(分針還是依舊正常運作)。
正常來說,像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這種偏心的二針手錶,零件數不會太多,但因為這款表有許多結構都經過重新設計,所以它的零件數實際上還是有167枚,包括一體成形的表殼/底板。而伯爵身為全球知名的高級表廠,絕對不會只專注在把表做到超薄這個目的而已,從圖中可以發現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該有的打磨修飾工藝都沒有少,例如太陽飾紋及緞面打磨潤飾機芯,以及拋光斜面表橋等等,讓手錶正面看起來還是很賞心悅目。

身為一隻可以佩戴出門的高級手錶,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要價超過千萬台幣固然很驚人,但相對地,伯爵也提供更高的彈性讓表主可以打造出一款真正符合自己喜好的理想手錶收藏。這款手錶的表主可以自訂表橋和面盤的色彩,甚至指針和主夾板的潤飾也能選擇,當然錶帶也是一個可改變的選項,據品牌表示表款的客制化選項加總起來會超過10,000個組合,這可以確保每個付出高額代價迎回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這款表的表主,都會拿到一隻最適合自己喜好的手錶心頭好。

鈷基合金材質/900P-UC手動上鏈機芯/偏心時、偏心分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表徑41mm/參考價:3,000,000 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