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歷史檔案,品味曾經——回到60年代

简体中文
1月 2019

1927年——Europa Star鐘錶雜誌前身創刊之年,專注於鐘錶行業的國際推廣。在全球範圍內,雜誌社用法語、德語、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印度語、日語和中文等多種語言出版了數本雜誌、期刊和鐘錶指南。所有資料都被小心地保存在雜誌社的檔案室里。

1960年——碰巧是歐洲經濟共同體的誕生之年(1957年的羅馬條約為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有這些期刊,它們雖然不同名,但卻有着為瑞士鐘錶行業打開國際市場的共同奮鬥目標,在當年都被逐一整合到了一起,並統稱為Europa Star。

2018年——我們決定開啟這個滿載着鐘錶行業90年信息和記憶的沉睡寶庫,將一切資料都數字化。這絕非是件易事,因為我們需要開發研究工具來處理成千上萬頁的資料,以便充分利用所有數據結果。

2019年——年初,首批關於從1950年到2018年間十萬頁鐘錶行業信息的數字化資料將對公眾開放。同年,我們會開始整理從1927年至1950年間的所有檔案,並希望在2020年初可以上線。

1959 -----> 2018
一次嘗鮮

60年的鐘表製造,60年的跌宕起伏(史無前例)。行業大步向前邁進,直到制表商們已經忘乎所以,他們甚至不記得自己以前幹了什麼。然而,他們過去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的經驗都值得今天的我們借鑑和學習。

接下來的段落可以說是一次嘗鮮,我們會選擇幾個不同年代為主題(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從這堆數字化再生的資料裡面去探尋我們今天這個引人入勝的主角:鐘錶行業的變遷史。我們的館藏資料里有太多的軼事想和大家分享。

年輕人引領時尚潮流

上世紀60年代早期:戰後困難時期結束,馬歇爾歐洲振興計劃為歐洲的重建奠定了基礎,太陽新升,年輕的人們憧憬未來,他們要活出自我。

一切都在改變——道德、音樂、時尚。此時,「老爹款」腕錶顯得非常過時:顏色灰暗、風格老舊、造型沉悶。是時候做出些改變了,點綴鮮艷的色彩,迎合這個新潮且變化萬千的世界,跟上「消費社會」的快節奏,商業成為了這個新世界的主宰。鐘錶行業,這個「老嫗」(Europa Star雜誌里的一句廣告詞對行業恰如其分的比喻),也得遵守這個新世界的生存法則。鐘錶行業由此迎來新機遇。

計時碼錶的復興

在我們1963年的一篇文章里寫道:「Europa Star雜誌的編輯們看好計時碼錶的未來,並全力支持那些勇於奉獻的制表商全心投入這塊被忽略的市場。」在同一時期,瑞士鐘錶聯合協會發起了一場規模宏大的針對年輕人群的計時碼錶推廣活動,意在說服那些對該領域不再抱希望的製造商們,讓他們重燃對這種利基產品的信心。

腕錶之「深海眷念」

鑑於計時碼錶推廣活動的不俗反響,Europa Star雜誌於1964年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另外一種受到年輕人青睞的腕錶品類:潛水錶。此類腕錶對制表技藝的要求更加苛刻,腕錶不但要堅固耐用,其造型和品味更是要求獨特。」

這個潛水功能需要用到腕錶製造中所有最新的技術。就拿該領域的王者勞力士ROLEX來舉例,在早些年(1960年1月23號),品牌將一枚Deep Sea Special原型腕錶繫於Piccard 教授的深海潛艇表面便引起大家熱議。腕錶隨潛艇下潛至10916米的創紀錄深度,該位置的壓力大約在每立方厘米一噸左右。當它重回水面時,毫髮無傷,一切運轉正常。它為勞力士在表壇上奠定了無可撼動的地位。

香港:機遇和挑戰並存

1963年,香港人口從1948年的六十萬暴漲到4百萬,香港經濟也因此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然而,繁華外衣下面包裹的卻是貧富差距的急速擴大。儘管如此,在此後的幾年時間裡,這座城市仍然發展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工業中心,棚戶區被夷為平地,為高樓大廈的興建騰出空間,更為奇蹟的工程便是在填海造出的土地上建起了當時「全球最現代化的機場」。正如Europa Star某期的文章里所描述的那樣:「作為一個盛行集體主義的共產主義中國通往世界的門戶,香港這座資本主義城市已經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手錶進口商和再出口商聚集地之一。」因此,香港對瑞士制表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他們面臨着眾多挑戰。

假貨泛濫

「香港的正規瑞士表進口商遭遇了巨大的衝擊。一方面是名表被大量仿造,另一方面是『瑞士製造』標籤的欺詐性使用。這絕不僅是少數幾個非法造假分子仿造了幾塊名表的問題,而是整個造假產業鏈已經形成氣候,足以威脅到瑞士腕錶在這個至關重要市場上的實際地位了。仿造表的銷量如何?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字,但我們在香港表展上得到的權威數字為每月大概25000件。這些手錶並非只在當年英國的殖民地流通,而是在亞洲各地都發現了歐米茄、勞力士、綺年華等名牌的仿品。為什麼假貨會突然如此泛濫呢?」,在Europa Star雜誌1963年發表的一篇文章里這樣發問。

HANS WILSDORF的離世

勞力士創始人Hans Wilsdorf先生於1960年7月6日離世,享年79歲。

為了紀念逝者,Europa Star雜誌回顧了他的開創精神和遠見卓識。

「事實上,腕錶的流行很大程度上都應該歸功於他的堅持。他的發明,蚝式防水錶殼以及自動上鏈擺坨,都為整個腕錶工業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5年,他決定將自己的財富捐獻給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信託基金。這個信託基金為勞力士品牌的持續健康運轉提供了資金保障,它還為許多Hans Wilsdorf先生指定的慈善機構提供大額年度捐款。」

HUGO BUCHSER逝世

在勞力士創始人Hans Wilsdorf先生離世不久後,他的生前故友,鐘錶行業檔案館奠基人兼Europa Star雜誌創辦人Hugo Buchser於1961年9月18日也逝去,享年65歲。Hugo Buchser是一位非常有遠見和主見的業內人士,他在1927年編撰的一本名為《鐘錶及珠寶購買指南》而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該指南以袖珍讀本的形式出版,在當時絕對是非常革命性的創新。他隨後出版了一系列新聞期刊,一月雙刊,專注於回顧鐘錶出口市場的機會和形勢。再後來便是Europa Star雜誌的前身,專門針對不同語言市場出版的各種期刊:Estrella del Sur、Elegancia e Precisão、Orafrica、The Eastern Jeweler and Watchmaker。

來自日本的衝擊波

Europa Star在1963年的一篇香港特別報道中解釋說:「當時正處於市場壟斷地位的瑞士腕錶業正在與其年輕的日本對手展開一場激烈的爭鬥。儘管瑞士腕錶的霓虹燈廣告每個晚上都在不停地宣傳,瑞士表是最好的、最暢銷的、獨一無二的、無與倫比的。但是每到白天,來自日本同行的壓力卻在不斷增強,他們頻繁出現在各種報章雜誌和集市的宣傳廣告裡。他們則着重強調自己的產品物美價廉,並且可以量產。這才僅僅只是這場市場爭奪戰的開始,沒人能遇見後面發生的一切:日本製造的石英表幾乎摧毀了整個瑞士腕錶製造業。」

未完待續 ... ...

banner
更多

订阅Europa Star

©2024 WATCHES FOR CHINA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