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錶的新紀元

Mechanical’s new era

English Pусский 简体中文
8月 2007

在過去20年裡,我們觀察到一種過時技術的復興—機械手錶;以及這一技術的日漸精良—表現就是精密手錶的狂潮;隨之而來的是機械錶頂尖技術的普及化—即陀飛輪的標準化;還有機械錶產品的時尚化—那強勁的鑲鑽風。

我們以為已經見證了在這個極短時期內進行的一次完整循環。這次循環的經歷之一包括瑞士手錶的出口量從1986年的43億瑞士法郎飆升至2006年的137億瑞士法郎!而且,我們還相信已經看到機械錶繼續沿續成長道路「所做的一切」,主要通過打開新的市場(即那些著名的新興經濟),而這一切基本上是繼續對自身進行克隆。

但是,機械制表業的一個新紀元已經開啟;這是一個時代受「古老」智慧和最新先進技術的混合體所統治的時代,這一點在材料學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無論是稀有金屬,表面處理還是合成物質,新材料的應用都為機械制表這一古老而光輝的藝術打開了新天地。

當Jaeger-LeCoultre積家創造出第一隻不需任何潤滑的手錶時,已經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這一品牌的發展現在已經實現飛躍,遠遠領先於同行的競爭對手們。這一優勢的獲得,得益於一些新型專業人士與那些「老式」(而又年輕的)主制表師的並肩合作而帶來的各種智慧的逐漸融合。這些專業人士包括:機械工程師,化學家,分析師,計算機製圖師,甚至聲學家。在工作檯上,制表師不僅要使用傳統的加工技術,還要利用激光、切削機械工具以及複雜的分析儀器。

這一主要革命所帶來的改變,不僅在於手錶的精度和可靠性,還在於其藝術性。材料新技術與新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手段和漸進式控制技術相配合,使得生產各步驟的實現成為可能。儘管各種創意的可實現性在一定程度上仍受手錶體積和形狀(圓形、方形、橢圓形和酒桶形)的限制,但手錶的內部工作方式已經大相徑庭,創造性也因此得以自由發揮。

從設計的角度來看,我們目睹了「錶盤」的逐漸消失,代之以對運轉著的機芯的展示,直接提供時間顯示。好比發動機不再被隱藏在引擎蓋的下面,而是被展現在眾目睽暌之下,將形式與功能完美地統一。歷史證明,技術的革新造就設計的變化—就如同在混凝土代替石頭之後,建築設計所發生的根本性變化。我敢斷言,制表業也是如此,一個全新的紀元已經開始了。

banner
更多

订阅Europa Star

©2024 WATCHES FOR CHINA - ALL RIGHTS RESERVED.